海东政务服务动态
第32期
海东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 2025年8月26日
全域协同破难题精准施策提质效
---“政务服务体验员”机制激活海东政务新动能
去年以来,海东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“急难愁盼”痛点,推行“政务服务体验员”工作,构建起“全域覆盖、上下联动、多元参与”的政务服务监督体系。通过“体验发现问题、反馈传递诉求、靶向推进整改、持续提升效能”的闭环运转,打破“单向推服务、被动接服务”的旧态,建立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模式。
据青海省发改委《2024年青海省营商环境评估报告》,海东市营商环境便利度指数较2023年提升较大,与西宁、海西州位列“领优级”等次,政务服务作为指标之一,指数提升较高,对营商环境便利度贡献较大。目前,“跨省通办”业务累计办理15523件,异地办事更便捷;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1.1万户,占全省总量的18.7%,同比增长0.5%,营商环境更透明;为17万海东拉面人、高校毕业生推出“政务服务政策大礼包”,大幅减少返乡办事成本。
一是全域覆盖织密监督网络。线上监督聚焦“青松办APP”“跨省通办”等平台,以普通用户身份测试流程简便度、功能稳定性,排查操作复杂、数据不通等问题,避免线上服务“断档”;线下围绕政务大厅窗口态度、帮代办质量、一次性告知落实,体验员全程跟踪,排查态度差、流程繁、材料要求模糊等痛点,确保线下无盲区。
二是上下联动打通整改闭环。市级针对体验员反映的“跨省通办数据共享不畅”问题,主动对接兰州市、西宁市相关部门建立数据互通机制,2024年以来共同梳理173项高频“跨省通办”事项,将兰西城市群政务通办事项总量拓展至412项,彻底破解异地办事难题。县区层面高效推进问题落地整改:民和县优化业务流程,成功解决材料冗余问题;循化县既改进窗口办事指南,缩减“青松办APP”高频事项操作步骤;互助县结合监督反馈,将体验场景拓展至乡镇代办点、社区服务站,扩大监督覆盖范围。各县区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,对体验员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对接核实,对简单易改的问题实行“即接即办”。
三是多元参与激活监督活力。市本级遴选16名来自企业、行业协会、民生服务领域的代表担任“政务体验官”,累计收集8条意见建议且全部完成整改。各县区结合实际特色落实:乐都区以部门领导、政协委员为核心组建体验团队,重点排查政务服务堵点;平安区聚焦老年人、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需求,依托体验员反馈推出“上门服务”;互助县通过“沉浸式办事”,让体验员以真实办事人身份参与全流程,深化监督深度;民和县建立“发现一个问题、解决一类问题”的链式改革机制;循化县推动23项高频问题立行立改;化隆县打破短期招募局限,面向全社会长期公开招募体验员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组建近70人的体验员队伍,政务服务监督实现常态化运转。
下一步,海东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继续深化“政务服务体验员”机制,通过加强宣传推广、完善激励措施,营造“人人关心政务服务、人人参与政务优化”的良好氛围;始终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,补齐政务服务短板弱项,为海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。